粥是我國飲食文化的精粹之一,早在六七千年前,祖先就開始以粥充饑,《周書》上記載:“黃帝始烹谷為粥。”袁枚在《隨園食單》“飯粥單”中寫道:“粥飯本也,徐菜末也。本立而道生。見水不見米,非粥也;見米不見水,非粥也。必使水米融洽,柔膩如一,而后謂之粥。古人將濃稠的粥稱做糜,稀的才叫粥。”古人喜愛食粥,粥品名目繁多,不但有大米、糯米、小米、玉米所煮的粥,還有加入各種果蔬、肉料煮成的粥,各有不同的養(yǎng)生保健功效。
古人提倡寒冬早晨喝芋頭粥、紅棗粥、狗肉粥、雞肉粥,食后渾身暖和,精力充沛。盛夏傍晚喝綠豆粥、蓮子粥、山楂粥、藕粥,有清涼滋潤、補充養(yǎng)分的作用。古代粥品還有蜂蜜粥、百合粥、枸杞粥等等,最宜年老體弱者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