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水面養(yǎng)殖一般指在水庫、湖泊、溪河及大型塘堰內養(yǎng)魚,它具有面積大、水位深的特點,同時兼有蓄洪和灌溉功能。大水面防治魚病常用遍灑給藥法施藥,用量大、成本高,且藥物流失快,魚病難以控制和治療。所以,要采用不同于一般池塘養(yǎng)魚的防治措施及辦法。
一、冬放健壯的大規(guī)格魚種
大規(guī)格魚種具有抗病性強的特點。一般要求青、草魚為2齡魚種,尾重在250克以上;鯉、團頭魴尾重50克以上;鰱、鳙尾重100克以上。冬季比春季水溫低,魚鱗片緊密,活動能力弱,因此冬放魚種不易受病原生物的侵襲,有利于預防魚病。
二、魚種嚴格消毒
魚種入水之前,集中在容器或較小的池塘中,用藥浸洗消毒,殺滅體表的病原生物。如水溫在15℃~20℃,則用3%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0分鐘~15分鐘,或用8微升/升水的硫酸銅液浸洗20分鐘~30分鐘,可防寄生性鰓病。每立方米水用0.13毫升~0.15毫升“滅蟲靈”浸洗5分鐘~10分鐘,可防中華鳋、錨頭鳋、魚鲺和指環(huán)蟲病。
三、免疫預防
草魚魚種放養(yǎng)前,將出血滅活疫苗稀釋10倍后,每尾注射0.2毫升~0.5毫升,可保障14個月內不發(fā)生病毒性出血病,同時對草魚爛鰓、赤皮、腸炎等病亦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還可以給魚種注射細菌疫苗,預防相應的細菌性疾病。
四、投喂藥餌
在發(fā)病季節(jié)或發(fā)現(xiàn)有魚開始死亡時,立即對癥用有效藥物拌餌投喂。如用“魚家樂-A”內服,可防治草魚腸炎、赤皮病等。
五、定期消毒食場
大水面養(yǎng)魚應在靜水區(qū)設幾個固定的投食區(qū),定時定位投餌,使魚形成每天準時到固定地點吃食的習慣。在投食前食場用“殺菌王”、漂白粉或生石灰潑灑,可使魚在吃食時置身于藥水中,可殺滅體表病原體,用這種方法防病可大大節(jié)省用藥量。
六、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
由復殖吸蟲引起的魚病很難治療,主要靠預防。由于這些寄生蟲有特定的生活史,它們以椎實螺、魚、鷗鳥為中間或終身宿主,只要切斷其生活史,病原體就難以生存。方法是將稻草捆成把,插入水體下風處,每天早晨取出草把,把附在草上的椎實螺抖下來曬死,連續(xù)幾天,基本上可以清除水體中的椎實螺,同時注意驅趕鷗鳥,可控制此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