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營養(yǎng)學家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在同樣的飲食和日照條件下,皮膚顏色較深的人比顏色淺的人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。尤其是在夏天,皮膚顏色淺的人合成維生素D的數(shù)量,要比皮膚顏色深的人多得多。
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其原因在于,人體皮膚中的前體——7—脫氫膽固醇,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合成維生素D。黃種人、黑種人皮膚中含色素較多,皮膚細胞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較差。
科學研究表明,白種人皮膚中的維生素D合成能力最高。專家推測,這可能是一種生態(tài)適應的結果——白種人大多生活在寒冷地區(qū),所接觸的日光中紫外線較少,所以,皮膚細胞中的維生素D合成能力更強。 相反,黃種人、黑種人多生活在日照充足的地區(qū),由于缺乏日照而導致缺乏維生素D的影響因素較小,久而久之,由于日照因素合成維生素D的功能就相對較弱。
有人也許會問,現(xiàn)代人大多生活在室內,接受的日照已經(jīng)較過去大為減少,這樣的理論依據(jù)是否還可靠呢?
的確如此,不過,這從反面證明了皮膚顏色較黑的人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,兩者是不矛盾的。
因為較淺的皮膚顏色,更便于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。較深的皮膚顏色更容易阻擋日光照射,其本意是為了保證人體不會產生過量的維生素D,而其結果卻真的降低了維生素D的合成能力,以至于缺乏維生素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