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_日韩欧美国产专区_久久国产亚洲女同精品_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

VIP標識 上網(wǎng)做生意,首選VIP會員| 設為首頁| 加入桌面| | 手機版| 無圖版| RSS訂閱
食品伙伴網(wǎng),關注食品安全,探討食品技術
 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食品安全 » 營養(yǎng)與健康 » 正文

吃“藥用蔬菜”要謹慎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6-06-01  瀏覽次數(shù):770
 

  編者按:近日有媒體稱:“板藍根、白芍、藿香、金銀花等具有清熱解毒、健脾止瀉等功效的‘中藥材’不再只擺在中藥鋪里,它們的嫩莖嫩葉、花、根等經(jīng)涼拌加工已走上了餐桌,成為百姓口中佳肴。”中藥材也能作為蔬菜食用嗎?我們不妨看看中醫(yī)專家的見解。

  媒體所稱的“藥用蔬菜”和“食用性花卉”也作為蔬菜的新品種而被推上百姓的餐桌,使我感到困惑。

  困惑之一:對“藥用蔬菜”和“食用性花卉”的概念搞不懂。

  蔬菜,是指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,是經(jīng)過多年(數(shù)百年甚至數(shù)千年)食用而被證實是對人體有益的食物。藥,是指藥物,指能夠防治疾病、病蟲害的物質(zhì)。使人困惑的是“藥用蔬菜”的概念是什么,“藥用蔬菜”為人們提供的是食物還是藥物?是用于提供營養(yǎng)成分的,還是防治疾病的?是給正常人食用的,還是給病人食用的?

  花卉,是指花草,主要是用于美化環(huán)境和供人觀賞的。將美麗的花卉作為食物,冠以“食用性花卉”的美名,不是通過眼睛的欣賞,而是通過牙齒和舌頭咀嚼來品味,難道不是在做一件大煞風景的蠢事嗎?

  困惑之二:中國的蔬菜品種真的是太少了而不能夠滿足百姓的需求嗎?

  根據(jù)1991年中國預防醫(yī)學科學院和營養(yǎng)與食品衛(wèi)生研究所出版發(fā)行的《食物成分表》中經(jīng)過測定營養(yǎng)成分的蔬菜品種就有百余種,如鮮豆類20種、根莖類49種、嫩莖、葉、苔、花類79種、瓜類約10余種、茄果類14種,沒有測定的品種還有更多,難道這么多的蔬菜品種還不能夠滿足百姓的需求嗎?

  困惑之三:“藥用蔬菜”的安全性應該由誰來負責?

  眾所周知,凡屬藥品都有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,中藥材雖然毒副作用較低,但仍有其禁忌癥和毒副作用,“中藥材”作為蔬菜走上百姓的餐桌,那么應該由誰來為這些“藥用蔬菜”提供安全保證?吃出了問題是由農(nóng)業(yè)部門負責呢,還是由醫(yī)藥衛(wèi)生部門負責?

  作為一名養(yǎng)生保健的醫(yī)學工作者,我對近年來飲食行業(yè)出現(xiàn)的一些怪現(xiàn)象困惑不解。例如前幾年被媒體炒作的所謂“黃金宴”,即在所做的菜肴里加入金粉。金子用于貨幣流通的價值是很高的,但用于養(yǎng)生保健卻不敢恭維,歷史上就有不少關于吞金自盡的記載。黃金宴除了渲染奢華外,還有什么意義?曾有一段時期,人們以吃野生動物為榮,號稱“天上帶翅膀的除了飛機,地上四條腿的除了板凳”不吃以外,沒有不敢吃的。結果,去年的非典流行使得全世界的人都膽戰(zhàn)心驚,盡管目前尚不能證實一定是吃野生動物造成的,但果子貍帶有SARS病毒,禁止食用和屠殺飼養(yǎng)基地的果子貍確是鐵的事實。所以,把中藥材和花卉當作蔬菜吃還是謹慎為好。

 
[ 網(wǎng)刊訂閱 ]  [ 食品安全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
 
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 
 
推薦圖文
推薦食品安全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