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_日韩欧美国产专区_久久国产亚洲女同精品_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蔬菜 » 正文

春季食用菌出菇期管理建議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4-06-26
核心提示:加強溫濕度的管理。根據(jù)食用菌出菇期生物學特性,溫度控制在12-18度,濕度在90-95%,當前在管理上,做到穩(wěn)定溫度,增加濕度,適量光照,加強通風,除病滅蟲害,提高產量和效益。

1、加強溫濕度的管理。根據(jù)食用菌出菇期生物學特性,溫度控制在12-18度,濕度在90-95%,當前在管理上,做到穩(wěn)定溫度,增加濕度,適量光照,加強通風,除病滅蟲害,提高產量和效益。

    2、分品出菇期種管理

(1)、普通平菇的管理。需要大溫差刺激出菇,所以在增加濕度,增加光照和加強通風的基礎上,要晝夜加大溫差,加大噴水量,蘑菇越多,噴水越多,可往菇蕾上直接噴,提高產量。

(2)、雞腿菇的管理。雞腿菇出菇不需要大溫差,在穩(wěn)定溫度的基礎上,適當通風透光,保證濕度,可在墻上、空地上噴水,切忌往菇蕾上噴水,防止開傘,降低鮮菇的品質。

(3)、杏鮑菇的管理。杏鮑菇子實體的形成,溫度保持在12-16度,濕度在85-95%,為了提高濕度,可在地面和墻壁上噴水,切忌往菇蕾上噴水,防止菇體變黃,爛菇,影響鮮菇的品質,還要加強通風,光照控制在1000雷克斯,適時采收。

(4)、金針菇的管理。金針菇子實體的形成,溫度保持在13度左右,濕度在90%左右。在保溫、保濕的基礎上,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是關鍵,具有商品價值的金針菇是不開傘、柄長、色淺的長柄菇,只有在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(0.095%-0.152%)的情況下,質量才能保證。適量的光照,出菇期金針菇具有很強的向光性,這樣即可增加子實體的產量,有可使菇體朝著有光的方向整齊生長,而不散亂,同時菌蓋開傘與生長和基部絨毛形成均受到抑制,保證了商品菇的質量。

(5)、臺灣小白平菇的管理。臺灣小白平菇子實體的形成,在低溫7-8度發(fā)菌的基礎上,上升到10-14度,在光照刺激下,加強通風,濕度在90%左右,鮮菇產量高,品質好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015 second(s), 14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