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_日韩欧美国产专区_久久国产亚洲女同精品_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

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冬播馬鈴薯設施栽培技術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5-05-13

    馬鈴薯保護地冬季栽培,將浙江蕭山地區(qū)以春播為主的馬鈴薯上市季節(jié)從原來的4月上中旬,提前到2月中下旬,經(jīng)濟效益比春栽馬鈴薯提高1倍以上。

    1、品種選擇

    由于冬栽馬鈴薯生長期間氣溫低,應選擇耐寒性好,植株營養(yǎng)相對較小,適宜密植的品種,如東農(nóng)303、張薯1號、張薯2號等,最好應用脫毒種薯。

    2、田間準備

    選擇排灌方便、土質疏松的田塊,每畝施有機肥2500kg、復合肥50kg,翻耕耙勻。6m寬大棚可整成5壟,壟寬80cm。大棚扣膜前,先在大棚內搭好中棚骨架,馬鈴薯播種前,扣好大棚膜。 

    3、播種

    一般在11月中旬播種,播前15(天)左右進行種薯處理,先曬種1-2天,然后根據(jù)馬鈴薯眼的分布,用經(jīng)過酒精消毒的刀片將種薯切成2-4塊,每塊至少有1個芽眼,將切好的薯塊用4%的福爾馬林浸蘸后晾干。為打破種薯休眠,可再將切好的薯塊用5mg的“九二0”溶液浸(分)后撈出晾干,然后放在潮濕的沙中進行催芽,溫度控制在20℃左右,當80%以上芽伸長1-2cm時,即可播種。每壟播種2行,播種深度7cm左右,株距20-25cm,每畝播4500-5000穴,播后每穴用草木灰覆蓋。

    4、播后管理

    冬播馬鈴薯管理,應圍繞保暖這一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,在保暖設施上除大棚、中棚外,棚內溫度低于5℃時,還應扣上小拱棚。尤其是氣溫在0℃以下的晴好天氣,夜晚更需在小拱棚上覆蓋一些稻草,避免霜凍傷苗。為防止植株徒長應及時揭膜煉苗,降低棚內濕度,一般當白天室外氣溫高于12℃,棚內溫度高于20℃時,可適當將大棚、中棚進行錯位通風。如出現(xiàn)徒長,可噴些多效唑,以抑制植株旺長。一般2月中旬即可收獲,每畝產(chǎn)量1500kg以上。
 

 

 
分享:
[ 網(wǎng)刊訂閱 ]  [ 生產(chǎn)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2.644 second(s), 514 queries, Memory 2.44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