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癌基因轉入正常細胞后,可改變細胞的正常生長而將其轉化成癌細胞。這意味著癌基因即使有其野生型等位基因存在時,對細胞的轉化效應在遺傳上似是顯性?墒悄[瘤的體細胞遺傳學研究卻發(fā)現(xiàn)其結論正好相反,即致癌性對于細胞正常生長而言是隱性。
將一個正常細胞系和一個腫瘤細胞系的細胞融合成為雜合細胞,這個雜合細胞保留了兩個親本細胞的整套基因組。如果致癌表型是顯性,則雜合細胞應出現(xiàn)致癌性,因為這種細胞帶有來自腫瘤細胞基因組中的癌基因。可是,實驗結果表明,雜合細胞的表型是正常的。而且,當雜合細胞在體外培養(yǎng)經(jīng)多次傳代而丟失一些染色體后,又重新獲得了致癌能力。這表明,正常細胞的一些染色體上一定有一類基因可以抑制癌基因的作用。仔細分析了恢復致癌能力的雜合細胞的染色體后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雜合細胞總是丟失了來自正常細胞的某條染色體。此外,在一些腫瘤細胞中常觀察到某些染色體的微小缺失。這些實驗支持了存在某種能抑制腫瘤生長的基因。另一些實驗證據(jù)則來自發(fā)生在某些家系中的罕見腫瘤。這些家系中的成員對腫瘤發(fā)病的遺傳易患性(genetic susceptibility)遠高于正常人群。如遺傳性視網(wǎng)膜母細胞瘤(retionblas—toma)患者的13號染色體長臂上有一個微小缺失,這個缺失同RB基因密切相關。